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留言反馈
新闻动态
晕车不是病,晕起来真要命!医生教你告别天旋地转
作者 :      发表时间 : 2025-10-21 09:03:11     浏览 :


3e135041fcd94ecc7a52f7f29d591e8a.jpg


0c0db6a5bb28f2f21d64ccd404df4dfe.png

健康科普

c04177a39a57175854fc33d13d06830b.png


秋高气爽,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周末短途旅行、日常通勤坐车,都让“晕车”这个老话题重回视野。对有些人来说,坐车意味着煎熬——行程一开始,头晕、恶心、冒冷汗甚至呕吐就接踵而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晕车,医学上称为“晕动病”。



9457917b440c8a5a83ab96149e846d7f.png
fac4f97928e81be940408ce18bf7f147.png

科普小知识

f18f2f76d887a049486833a4d742f139.png


为什么会晕车?

晕车其实是我们感官之间的“冲突”造成的。当我们坐在移动的车厢里时,耳朵里的前庭系统(负责平衡感的器官)感知到了身体的运动,但眼睛看到的却是相对静止的车内环境。这种矛盾的信息传到大脑,就会让它“困惑不已”,误以为是中毒产生了幻觉,于是下令身体产生恶心、呕吐等反应,试图“排出毒素”。

有趣的现象:为什么开车不晕,坐车却晕?

你可能发现,自己开车时很少晕车,但一坐车就难受。这是为什么呢?

关键在于“控制感”和“预判”

当你自己是司机时,大脑处于主动驾驶状态。你的眼睛会紧盯着道路,每一个转弯、加速、刹车,都在你的主动预判和操控之下。因此,大脑能提前协调身体感官,做好应对运动的准备,感官信息高度一致,自然不会“打架”。

而当你是乘客时,你处于被动状态。车辆下一步要如何移动,你无法准确预知。你的身体只能被动地接收前庭系统传来的“我们在运动”的信号,而如果你的眼睛没一直看着窗外,大脑接收到的就是混乱的信息,晕车随之而来。


如何预防和缓解晕车?我院神经内科二区副主任、主任医师黄宇来支招:

选对位置:尽量选择车辆前排或靠窗的位置,视野开阔有助于减少感官冲突。坐车时,目视远方固定的地平线。

视线管理:避免低头看书、玩手机等需要紧盯近处物体的行为。

通风换气:保持车内空气流通,避免浓重食物、香水或汽油味。

饮食控制:出发前不宜过饱或空腹,避免油腻食物和酒精。

分散注意力:听音乐、聊天或使用薄荷味的嗅吸棒有助于放松神经,缓解不适。

药物辅助: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可提前服用晕车药或使用晕车贴。传统方法如含服生姜片也有一定效果。

如果晕车症状严重,建议咨询医生获取个性化建议。晕车不是娇气,而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通过科学方法完全可以缓解。



指导专家

黄宇


图片



 职务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二区副主任


职称

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

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尤其帕金森与运动障碍疾病的规范化诊治研究及康复治疗。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