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历史上曾被称为“帝王病”,因疼痛来去如风而得名。如今,痛风已由罕见变得流行,正逐渐成为许多人下一秒就可能患上的疾病,而大部分的痛风患者往往陷入“病急乱投医”和“不痛不理”的循环,导致痛风反复发作不能治愈,甚至病情加重。
52岁的罗先生家住梧州夏郢,多年来一直被痛风缠绕着,每次 “老朋友”不定期到访,他也只是到村里的诊所开药,可就在早前,罗先生的左前胸、左后背、左手臂长了大面积的带状疱疹,皮肤大量破损,有些地方已经流脓,还是没有到医院治疗,而是自行敷了一些中药,直到出现发烧、咳嗽、胸痛等身体不适来加上痛风再次发作,右下角踝关节疼痛难忍才来到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入院诊治。该院肾脏病科主治医师周晶瀛详细了解患者的病例情况以及检查得知,罗先生一直以来从未正规治疗痛风病,平日用药不规范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而引发带状疱疹并感染了肺炎,最后经过科室的一系列规范化治疗后, 罗先生康复出院了。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 MSU )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当人体出现嘌呤代谢异常,生成过多的尿酸或排泄减慢,体内尿酸就会不断增加,尿酸滞留。血液中的尿酸就超过了正常值,这在临床上就会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当尿酸盐长期沉积在关节和其它组织会出现不同部位的急性疼痛和痛风肾、痛风石。
肾脏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徐志坚指出,痛风属于慢性疾病,需要规范化的治疗应贯彻始终,方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预期。痛风的规范化治疗包括正确的评估病情、针对性施治和个性用药、科学的治疗理念。不同病情的患者在治疗方式、药物选择、用药剂量都不一样。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做到积极配合主治医生的制定调整方案,按时足量规范用药,控制尿酸值在理想水平,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放松的积极心态、定期复查全面掌控病情。
“可是不少农村地区的痛风患者不愿到综合性医院规范治疗,只要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并不选择到大医院检查,而是到村里的诊所注射一些消炎止痛或激素药物进行治疗,直到出现关节畸形、肾功能问题才‘被迫’前来治疗。”周晶瀛医生说,这样并不能治疗痛风,反而给身体增加负担,引发药物中毒、免疫力下降等,严重的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诱发急性心绞痛、肾功能损伤、肝功能异常等方面疾病。
周晶瀛医生建议,痛风患者尽早到医院痛风专科门诊接受规范化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才能使血尿酸控制达标,并长期维持,大部分早期患者都可以通过规范化治疗控制痛风不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