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我这有个工友被螺纹钢刺穿手臂了,快来救他。”7月5日早上7:30,梧州市120急救中心接到本市某建筑工地的求救电话。
早上7:45,梧州市红会医院急诊科迅速赶到现场。据患者胡大哥描述,他在高处做工的时候不小心坠落,手臂被固定在地面的钢筋戳穿,工友们见状后马上拨打了120和119。出诊现场的急救中心主治医师莫东见约2米长的钢筋贯穿在胡大哥的左肩胛骨上,他动弹不得,血流不止,神情痛苦,立即与到场的消防中队救援人员商议后开展紧急救援。时间就是生命,为了争取手术时间,减轻伤者的痛苦,消防队员不用机器固定,而是由两名队员小心翼翼地用手夹住钢筋,另一名队员用手持钢筋速断器切割钢筋,2分多钟时间就把手臂上下端的钢筋截断了,接着,医护人员根据胡大哥的伤势,为避免他收到二次伤害,给他做了包扎固定等保护措施,并将患者伤情情况通过医院创伤中心系统平台与骨科医生及时沟通,当救护车回到急救中心的时候,骨外科二区医师陈立灿已在抢救室里等候,与急诊科医生一起为患者做下一步的术前准备。
通过及时影像学分析,钢筋对肩胛骨、肌肉、软组织的损伤严重,估计取出时有可能会引起大出血。但钢筋多留在体内一秒,患者就多一份危险。当务之急是立即给患者实施手术,取出钢筋。经过紧张慎密的术前准备,胡大哥被送入手术室。
陈立灿医生在手术探查中发现,钢筋与重要血管、神经距离挨得很近,手术必须当心。陈医生小心翼翼地对伤口切开扩创,将钢筋取出,完成进行清创,经过1个半小时,手术顺利完成。但由于钢筋生锈,带有大量的细菌和有害物质,伤口内污染严重,肌肉挫伤较为严重,医生认真细致对创口内肌肉及软组织进行彻底地清创和消毒处理,避免术后感染。目前,做完手术的胡大哥伤情稳定,为下一步的康复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据我院急诊科的主治医师莫东介绍,近期我院急救中心收治了不少高坠伤、(钢筋)插伤、切割伤.....等意外的伤患者,在此呼吁,任何施工作业必须注意安全。另外,当发生同类型的事故时,这次胡大哥工友的做法值得效仿,如遇现场人员不懂如何处理时必须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或119消防人员,也可向110警察求助,千万不可私自拔掉插入嵌插物,以免大出血,危急生命。
创伤救治把握黄金一小时
创伤中心副主任医师于晓钧如是说:“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创伤(包括交通伤、坠落伤、机械伤、锐器伤、跌伤等)6200万人次,致死人数70万至80万人。”而传统的创伤救治模式已远远不能达到保护伤者的最佳方式,创伤发生后的1小时内,患者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将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也就是说创伤发生后第1个小时又被称为“黄金1小时”。
这次胡大哥的救治过程体现了先进的创伤救治模式,于晓钧主任说,这是一种与传统创伤救治不太一样的模式,具体表现为院前急救快速、协同,以及院内急救互动,做到团队统一、高效、专业的救治,力争在“黄金1小时”内对伤者进行最好和及时的救治。自我院创伤平台建立至今,创伤团队已成功救治不少疑难、复杂的外伤患者,为“救死扶伤”担负起神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