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留言反馈
新闻动态
雨后48小时!给蚊子“断水断电”,守住健康防线!
作者 :      发表时间 : 2025-08-19 08:31:52     浏览 :

ab379efe4ef3224f155ee5ae54a71194.jpg



近期我市持续降雨,天降甘霖固然凉爽。

但您家阳台、院落、小区角落那些不起眼的小积水,却正在悄悄变成蚊虫的“豪华产房”!


e96ab2ea5f8ec1000d22e94cc7c00129.png


更令人担忧的是,传播基孔肯雅热这种疾病的“元凶”之一,正是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它们最爱在雨后的小型积水中疯狂繁殖!


雨水 + 48小时 = 蚊虫孳生的黄金期

d21065402bf56614a979b94f482fe79b.png

蚊虫从卵到成蚊,最快只需5-7天!雨后留下的各种小型积水容器(哪怕只有瓶盖大小!),就是蚊虫孵化的完美温床。雨后48小时内是清理积水、阻断蚊虫孳生的黄金窗口期!

98137315a4f4d55d3b56fd39d7a02bee.png



雌蚊每次饱餐血液后,能在水面或水边产下100-300粒卵。这些卵在短短两天内就能孵化出孑孓,开始它们的水中生活。

为什么雨后清积水如此关键?

1. 蚊媒传染病传播加速:清除孳生地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蚊子数量,就是减少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险。

2. 蚊虫繁殖“井喷”:雨后大量容器、坑洼积水,为蚊虫提供了海量免费产房。不及时清理,一周后蚊子数量将激增!


be0c32ddd9fa3524c1672c1675dcbbb3.png


3. 小型积水是“重灾区”:大型水体通常有鱼等天敌控制蚊幼,而家庭、社区周边的各种小型、临时性积水才是蚊虫孳生的主要场所,也最容易被忽视!


雨后必查!

这些“蚊子工厂”请立刻清理!


请立即行动起来,检查并彻底清理以下地方:


房前屋后:

· 闲置容器:废弃的瓶瓶罐罐、泡沫箱、水桶、铁罐、轮胎(尤其内壁积水)→ 倒扣或丢弃!


8490762d83e0756b7b48bcb6c6055a77.png


· 水生植物容器:水养绿萝、富贵竹等→ 每周至少换水1-2次,清洗容器内壁和根部!


fe6d868a9cf3901ce4775c4457e2d906.png


· 接雨水的桶/盆: 如需储水 → 务必加盖密封!

· 遮阳布/塑料布皱褶: 凹陷处易积水 → 拉平或清除积水!


84478f7fdf71ad643ad937c171a70cb1.png


· 废弃塑料袋:兜住雨水→ 捡起丢弃!



阳台天台:

各类闲置容器积水→ 同前,倒扣或丢弃!

· 空调外机托盘、饮水机接水盘→ 检查并清空积水!


64b2743cf862b7fe42ac7c7b71343745.png


小区公共区域:

·绿化带垃圾:塑料袋、一次性餐盒、饮料杯→ 及时清理!

· 地面坑洼:低洼处、破损路面、未硬化的泥地积水→ 尽量填平或疏导排水!



fa5e84ab5e0455cd1ce9c6d5b63bf8ef.png


· 排水沟渠:保持畅通无堵塞、无积水→ 及时疏通!


4827c320644db9bc79c3bb05edb1ad5a.png


· 露天堆放杂物:废旧家具、建材等缝隙易积水→ 清理或遮盖严密!

· 废弃的景观水池:无活水流动→ 排干或养鱼!


清理口诀:

“翻盆倒罐,清除积水,疏通沟渠,不留死角!”“小积水不清理,一周后蚊子咬的就是你!”


防蚊灭蚊,还需做好这些防护


居家防蚊: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电蚊拍、合格的驱蚊液/蚊香(注意安全)。


4ff73ed75f88188b76be17e7044851e7.png


外出防护:尤其是黎明和黄昏(蚊虫活跃高峰),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含有效驱蚊成分(如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的驱蚊剂。


a903389a4971431be1211370c2d43edf.png


及时就医:如出现突发高热,并伴有剧烈头痛、关节肌肉剧痛(尤其手脚小关节、背痛)、皮疹、恶心呕吐等症状,请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蚊虫叮咬史和活动史。


634283b96c6d8b762943aa09c15da44b.png


守护健康家园,人人有责!


清理积水,看似举手之劳,却是阻断蚊媒传染病传播链的关键一环!这不仅保护您和家人的健康,也是在为整个社区构建坚实的健康屏障。


请每一位市民朋友:

这几天每天下班回家/第二天一早,立刻检查清理!

提醒家人、邻居、物业共同行动!

发现社区公共区域积水或蚊虫孳生地,及时向物业或社区反映!


雨后清积水,健康不“叮”扰! 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不给蚊子留“产房”,共同打赢这场蚊媒传染病防控战!




来源:南宁疾控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