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推动下,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紧密协作,不仅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更在诊疗过程中注入人文关怀,让患者感受到医学的温度。近日,我院区域医疗中心专家邓国瑜博士与我院医疗团队为一位高龄晚期食管癌患者实施了一台“暖心”的微创胃造瘘术,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也用耐心与真诚化解了患者及家属的疑虑。
当疾病遇上恐惧,患者的心结该如何解开? 这位高龄患者因晚期食管癌导致严重吞咽困难,营养摄入不足,生活质量极差。经评估,胃造瘘术是最适合他的治疗方案。然而,当医生提出手术建议时,患者和家属却充满抗拒:“做这个手术,是不是意味着放弃治疗?”“老人家还能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吃饭?” 面对这些疑虑,我院肿瘤介入科陈瑞仲主任没有急于推进手术,而是邀请邓国瑜教授为患者及家属进行细致的科普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强调胃造瘘并非剥夺患者进食的权利,而是帮助他更好地获取营养,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专家们还结合临床经验,耐心解答家属关于手术安全性的担忧,逐步建立起医患之间的信任。 区域协作+人文关怀,让治疗更有温度 在患者及家属打消顾虑后,邓国瑜教授与陈瑞仲主任团队紧密配合,为患者实施DSA引导经皮胃造瘘术。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精神状态也逐渐好转。更令人欣慰的是,家属的焦虑情绪也随之消散:“看到父亲术后恢复得这么好,我们终于放下了心。” 在诊疗过程中,专家团队没有局限于单纯的技术操作,而是真正站在患者角度,理解他们的恐惧与期待,用专业和耐心架起一座信任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