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影像领域,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被誉为“查癌神器”,我院医学影像科主任、主任医师谢艺才介绍,它融合了PET(功能代谢显像)和CT(解剖结构成像)的双重优势,既能清晰显示病灶的形态,又能揭示其代谢活性,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PET-CT的核心临床应用
肿瘤诊疗
早期筛查:PET-CT能发现毫米级肿瘤病灶,尤其在鼻咽癌、肺癌、淋巴瘤等全身各器官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
分期与疗效评估:帮助医生判断肿瘤是否转移,评估化疗、放疗等治疗的效果。
术后监测:追踪肿瘤复发迹象,提高随访精准度。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
诊断及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定位癫痫病灶,提高治疗针对性。
检查须知
检查前:需空腹4—6小时,避免高糖饮食;糖尿病患者需提前调整血糖。
检查后:多喝水促进显影剂代谢排出,24小时内避免与孕妇、儿童密切接触。
安全与辐射
PET-CT的辐射量在安全范围内,但哺乳妇女、孕妇等特殊人群不推荐选择使用。
谢艺才
● 职务
影像医学和核医学科主任
●职称
主任医师
●擅长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全身各器官肿瘤的影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