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联合国的糖尿病日主题为:家庭与糖尿病,旨在引导大家关注家庭在糖尿病预防、管理和照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019年9月20日,角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邀请红会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护士刘世双到蓝天社区给居民上课,主题为宣传糖尿病相关知识。
刘护士重点向居民宣教了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并告知居民不仅糖尿病的易感性,受到家族基因的控制,而且最终结局的好坏,还受到家庭成员生活方式、认知水平和关怀关注程度的影响。
首先,糖尿病有遗传倾向性,已经经众多研究证实。如果父母双方都是糖尿病患者,那么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患糖尿病的几率,为普通人的15倍左右。遗传对发病的影响略高于环境。
其次,除了家族基因根深蒂固的影响外,往往还因生活习惯相似,糖尿病呈现出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比如,有的地区有“同捞同煲”的习惯,即一家人饮食、生活习惯相似。若饮食、生活习惯不合理,就可能出现一家人先后患上糖尿病的情况。
糖尿病有家族遗传性,但并非一定是“龙生龙,凤生凤”,糖尿病父母必生糖尿病儿女!因为他们遗传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的易感性!
研究表明,即使父母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其子女的患病率也不会超过20%。
糖尿病患者的子女,虽有糖尿病的易感性特质,但如果他们从小就对糖尿病了解甚多,加上平时又注意饮食起居,充分做到防患于未然,反而不易得糖尿病。即使出现轻微的血糖增高,他们也会立刻采取措施,积极避免。如果是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普通人,对疾病相关的知识知之甚少,既不注意日常饮食,又缺乏适当的自我保护,反倒年纪轻轻就加入了糖尿病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