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留言反馈
新闻动态
呼吸机辅助下行介入手术,他们从“死神”手里抢回一条生命
作者 :陈小汀      发表时间 : 2019-07-19 15:01:47     浏览 :

近日,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突发心跳、呼吸停止,千钧一发之际,市红十字会医院胸痛中心岳锦明医师率领的医疗团队在呼吸机辅助呼吸下,为患者进行支架植入和主动脉反博球囊植入手术,及时开通闭塞冠脉恢复了心肌血流灌注,成功疏通“生命之线”,抢救患者生命。近期患者已康复出院。

67岁的朱先生,平日里并没有出现身体不适,日前的一个晚上,他在家中突发胸痛、胸闷、气促、头晕伴有大汗淋漓,一个多小时后症状不能缓解,朱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就诊。可病情来的非常凶猛,就在医护人员立即为他进行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广泛心肌梗死的那一刻,朱先生突发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并很快出现呼吸停止,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反复除颤10多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抢救措施后,患者才恢复了心跳和微弱的呼吸,但由于患者病情非常危重,随时会再发心室颤动,心跳停止。

该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心血管内科一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岳锦明认为,患者突发心脏骤停是因为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因此需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流和心肌灌注,如置入支架等方式,这是挽救患者生命最关键的手段。

如果患者处于严重心源性休克、意识不清、无自主呼吸等情况时,进行介入支架手术会存在极高的风险。很不巧的是,这些情况朱先生都存在,但是,若不立即开通血管,他的心肌血流就无法及时恢复,有再次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甚至死亡的可能。危急时刻,为了全力以赴抢救生命,岳锦明主任和患者家属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沟通,最终取得了家属的理解,同意为朱先生行急诊介入手术。随即,医院开通急诊绿色通道,朱先生被火速推进导管室,岳锦明主任带领医疗团队,为患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由于朱先生生命体征不稳定,手术全程只能通过呼吸机的辅助下进行。术中,经造影发现,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三支血管均有非常严重狭窄,二条血管已经闭塞,岳锦明主任凭借丰富的经验,成功植入支架,迅速开通了患者闭塞的血管和植入主动脉反博球囊来减少患者心脏负担,保护患者心脑供血,经过近2个小时的奋战,手术顺利结束,朱先生原本完全闭塞的血管得已疏通,生命体征逐步恢复平稳,平安转入CCU进行后续治疗,住院10天后患者康复出院了。

岳锦明主任表示,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对居民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的疾病。有部分患者有先兆症状,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前几天有反复胸痛、胸闷,特别是近期活动的时候诱发的胸痛、胸闷,如果能及时就诊治疗,便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但有些患者因为胸痛、胸闷持续时间短或经休息得到缓解,加上对冠心病知识的缺乏,没有及时就诊,错过治疗时机,这样极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

    岳锦明主任提醒广大群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症状是胸痛、胸闷等,如出现这些症状并持续10多分钟不能缓解,特别是胸痛、胸闷症状严重或伴有全身大汗、气促的,极有可能是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这时应停止一切活动,马上拨打120,等待救护车的到来或者家属直接将患者送到有国家胸痛中心认证的医院就诊,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开通梗死冠脉,挽救患者生命。

 

image.png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